人、家、国因担当而富强。人之为人,应敢于担当,为己,为人,为家,为国,这既是青年应有的责任,也是少先队员们践行担当、增长本领的重要途径。新八年级的同学们利用暑期开展了“传承红色基因、争做时代新人”主题活动,同学选择不同的方式,踏上了这场红色之旅,有的同学阅读红色书籍、有的观看红色电影,还有一些同学则选择参观各类红色主题场馆。在这场活动中,每一处革命旧址、每一件革命文物、每一个革命故事都是红色基因的鲜活载体。下面我们就跟随同学们的脚步,一起去探寻他们在暑期里的故事与收获。
石库门:红色起点的历史印记
在上海繁华的现代街区中,有一处特殊的建筑静静矗立——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。这座典型的石库门建筑,见证了1921年那个开天辟地的伟大时刻,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梦想启航的地方。
八(6)班 陈鸿铭 绘制了《从石库门再出发——传承红色基因,争做时代新人》。在这里每一片红色热土,都是一个长学常新的生动课堂,都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智慧和道德滋养。
沙家浜——红色足迹,传承永不褪色的抗战精神
在中华大地上,散布着许多承载革命历史的红色基地,沙家浜便是其中一处重要的抗战纪念地,它见证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,记录了革命先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。
八(5)中队的周天舜、李锡烈同学表示,作为新一代青年应该从革命中汲取力量,传承并发扬烈士精神,在平时生活中帮助劳动人民,作为学生则应努力学习、传承革命精神、续写时代华章。
八(1)中队的马子策在《沿总书记足迹、感受句句嘱盼》中,同样也表达出对革命先辈英勇付出,和平来生活之不易的感悟。
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,革命先辈始终保持着对党的忠诚和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,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,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,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。走进红色基地,重温革命历史,不是为了沉湎过去,而是为了更好地开创未来。下面,我们一起来听听八年级同学的个人感悟吧。
担当,从来不是课本中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”一般的遥远字眼,在校园生活中,担当体现在为班集体着想和同学之间的互助与合作中。我们是青春的一代,我们是崛起的一代。我们的肩头扛的是责任,是担当。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。”时代赋予我们重应,我们应回报时代以荣光。七十多年前,我们没能见证中华民族的崛起;七十多年后,我们不仅要见证,还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担当起自己的责任。以青春之我,担当青春之家庭,青春之国家,青春之民族。——中远实验学校八(1)班 王盈霏
历史渐行渐远,但精神永放光芒。抗战精神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,而是流淌在我们血脉中的文化基因。作为新时代的八年级学生,我们生长在和平环境,享受着优越的学习条件,更应当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,将抗战精神转化为勤奋学习、全面发展的实际行动。在课堂上专注听讲,在家庭中孝敬父母,在社会上遵守公德,都是对抗战精神的最好传承。——中远实验学校八(1)班 史韫珩
抗战精神不是怀旧的情绪,而是面向未来的方法论。它教导我们,真正的担当,既要像黄河纤夫那样躬身拉纤,也要如航天人那般仰望星空。这种精神力量,正是中国现代化民族复兴最深厚的动力源泉。让我们学习抗战精神,积极承担责任,怀着对于未来的憧憬,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发光发热。——中远实验学校八(1)班 陈启旸
作为当代的中华少年,我想,我们除享受如今美好的生活外,我们更应当走进历史,了解历史,传承革命精神。触摸历史的深处,感受到它的温度,让新时代的土地因为有了这段历史更加鲜明。——中远实验学校八(2)班 李静怡
作为新八年级的学生,我们或许还不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,但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:认真听好每一节课,是对知识的担当;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,是对集体的担当;看到不文明现象及时制止,是对社会的担当。就像前辈们用青春守护了祖国的过去,我们也要用青春守护祖国的未来。——中远实验学校八(2)班 郁梓童
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
石库门是中国共产党的起点,让我们带着初心使命再出发,牢记历史、珍惜现在、开创未来,把红色基因传承好,把抗战精神发扬好,以挺膺担当的姿态争做时代新人,交出无愧于先烈、无愧于时代的新答卷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!